2024-11
近日,兴业银行长春分行成功落地吉林省首笔针对民营制造企业的“碳足迹”挂钩贷款,为一家资深线缆制造企业提供2900万元的资金支持,在支持企业减污降碳、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迈出了创新步伐。该企业在电线电缆行业深耕多年,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制造设备和技术工艺,已成为电网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商。为打造新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新机遇,企业全面建立了从原材料获取、运输到产品生产全流程的碳核查机制,获得《产品碳足迹证书》及《绿色企业认证证书》等权威认证。此次落地的“碳足迹”挂钩贷款产品,是兴业银行长春分行为激励制造类企业主动减污降碳降低碳排放而创新推出的融资工具,该产品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紧密关联,通过设定与企业碳排放量相对应的贷款利率基点,实现贷款利率随产品“碳足迹”减少而下调,从而将碳减排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兴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已辛勤耕耘十八年。自2010年成立以来,长春分行始终秉承“寓义于利”的发展理念,聚焦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和制造行业,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已支持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客户超过20户,累计融资金额达到10亿元。以绿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未来,兴业银行长春分行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绿色金融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和新举措,为推动吉林省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绿色金融的新篇章。 (兴业银行长春分行供稿)
2024-11
8月31日,中信银行长春分行团委举办“阳光互助中信同行”义捐义卖志愿服务活动及公益足球赛,中信集团协同委吉林分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金融资产、中信戴卡、凯世曼在吉子公司730余名干部员工参加活动。此次活动共筹集善款23950.88元,全部捐助吉林省孤儿学校合唱团。本次活动地点设立于吉林省孤儿学校校园内,在操场上,中信集团协同委吉林分会联合球队与吉林省孤儿学校学生球队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大战,双方球员挥洒汗水、奋勇拼搏,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加深了双方青年的情谊与风采。活动中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参与捐赠物品、购买公益球票,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献出一份爱心,将中信温度的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力量,守护他们健康他们健康成长。自今年初以来,中信银行长春分行团委一直关注和支持吉林省孤儿学校,通过开展公益送教、爱心植树、打扫校园等形式,并为学校送去各类学习资料。本次中信银行长春分行联合中信集团在吉子公司的公益活动,更是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中信温度。未来,中信银行长春分行团委将持续擦亮“阳光互助中信同行”的志愿服务品牌,引领分行团员青年在奉献的青春中挺膺担当。继续发挥中信集团内部协同优势,联合区域内协同单位搭建青年资源共享平台,促进青年之间沟通交流,亮出“中信青年”城市名片,形成中信青年合力,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最强音。(中信银行长春分行何峰供稿)
2024-11
初秋傍晚,通榆县瞻榆镇四合村的小广场已是热闹非凡。晚饭后,村民们在这里散步闲聊、健身锻炼,青年人打着篮球,孩子们在边上嬉戏玩耍……广场上笑语连连,村民们的夜生活热闹起来了。 “以前这里一片杂草丛生,现在改造成广场,让我们也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了。”村民赵洪亮高兴地说。“建行对这里进行的帮扶,你们觉得哪里变化最大?”“安装路灯、建活动广场、还有‘一屯一景’……”当记者向村民们提出问题时,大家如数家珍,谈着村里的变化。这些变化,只是建行吉林省分行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践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建行的使命和职责所在。数十年来,建行吉林省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守“金融报国、金融为民、金融向善”,立足“助他、开放、共享”公益文化,践行“三带一融合”即“带上员工做公益、带着客户做公益、带动机构做公益、融合业务做公益”理念,开展多元公益慈善及志愿者活动,服务普罗大众,温暖万千百姓。据统计,2016年至今,建行吉林省分行公益捐赠资金超3480万元,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济困、灾害救助、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企业到员工,从行里到行外,公益的涟漪效应正在形成。助力乡村振兴丰沛“源头活水” 在延边州图们市月晴镇笠峰村,建行吉林省分行共投入30万资金用于黄牛养殖及扩大养殖规模,如今,黄牛产业发展“牛”劲十足,养牛户越来越富。“尽管我们村总面积不大,但耕地和林地资源却很丰富,村里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养殖业。”笠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龙学介绍说,省建行每年都会到这里调研,询问我们有没有困难,有什么需要。去年12月份,这里的电路不行,建行还给我们捐赠资金,为黄牛养殖基地电路扩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坚定不移地通过公益捐赠回馈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分行已向全省95个行政村捐赠公益资金1900余万元,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130余个,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建房、修路、架桥、打井、光伏、农机、养殖、种植……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哪里有金融机构可服务之场景,哪里便是建行吉林省分行的履责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该行按照总行倡导的“七个优先”原则,全过程全周期落实好公益捐赠管理。优先支持脱贫攻坚,优先支持保障可持续性产业项目,优先支持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和“扶志扶智”促进就业类项目等,收获了一个个发展成绩单——在延边州和龙市卧龙村,村庄与西南角的农田之间被一条小河隔断,一直没有配套桥梁。村民们只能涉水下地干活,村里一直想在此修建一座农用桥,但都受限于资金问题无法实施。为解决群众所急所盼,建行延边分行主动与村委沟通,向上级行争取了15万元捐赠资金,为村里修建了一座农用桥,为村民们出行生产架起了“畅通桥”。在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大房村,建行捐赠资金给村民修了水泥路,帮助村民改善出行。在红石镇四星村,建行捐赠10万元用于修建草莓大棚,为村民收入带来了质的变化。在辽源市西安区灯塔乡沐雨村,建行辽源分行捐赠了50万元,为村民安装了100盏路灯,点亮了村民出行路、照亮了群众“幸福路”。围绕老百姓最关心的、需要的、希望的,建行吉林省分行目前已累计为农村地区打井47口;改造、修缮、重建危房438座;建设路灯287盏;光伏项目3个,累计发电26.7万度。情系教育助力学子梦想起航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资助教育就是建设未来,建行人深谙之并力行之。“如今我坐在大学课堂里,回想起高中三年的时光,除了感谢未曾放弃的自己,还要感谢老师和建行对我的帮助。”作为建行发起的高中生“成长计划”公益项目受助学生之一,吕文(化名)高考后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了大家口中的“金凤凰”。吕文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家里还有上小学的弟弟,一家人生活拮据。“建行的资助对我来说就是一束光,既减轻了我的经济压力,也让我的心里压力小了,奋斗劲头足了,更让我相信这个社会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吕文对建行吉林省分行充满了感谢。一个善举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薛伟(化名)是西安交通大学一名大学生,也是建行高中生“成长计划”的受益者。如今,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到安图镇为高中学弟学妹们辅导功课,这也是学弟学妹们寒暑假最高兴的时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2007年,中国建设银行携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启动高中生“成长计划”项目,奖励全国成绩优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高中生“成长计划”启动以来,建行吉林省分行在全省认真遴选捐赠中学,积极对接品学兼优急需帮助的贫寒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据统计,建行吉林省分行已向3600余名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捐赠助学善款金额超690万元。每年高考季,一份份录取通知书,就是“成长计划”最璀璨的收获,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故事,因为建行公益的力量,让他们圆梦大学。用心传递希望,用爱点亮梦想。建行不仅将关怀倾洒高中生,也用爱心照顾福利院的儿童。上午10点的白城市儿童福利院,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草香,偶尔传来几声虫鸣鸟叫。庭院里的孩子们衣着整洁,笑容洋溢,开心地在老师指导下做游戏,感知大自然的同时,更享受着“妈妈”们爱的滋养。“2023年,建行为福利院捐款20.4万元。我们一方面购置了展示板、创意桌、活动道具等,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资源;另一方面,还将进行儿童庭院硬化工程及院内设施设备改造等。”白城市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刘艳说,“感谢建行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时间的齿轮滚滚向前,建行探索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建行吉林省分行将始终致力打造“金融+公益”新生态,持续为公益事业注入力量,展现国有大银行的担当与作为。★文/建行吉林省分行王晗
2024-10
农行东丰支行紧扣省分行党委战略部署,以“抢千夺万”为抓手,采取“以镇带村,以村拓户”模式,常态推进日进村,做实“两本账、双建档”。截至7月末,该支行农户累积建档2648户,新增458户,覆盖行政村203个,覆盖率88.65%;农户贷款净增1.03亿元,个人存款净增1.35亿元。抢先抓早。该支行于年初制定了《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推进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计划,传导压实责任,任务层层分解,部门、网点、个人逐一认领,组建外拓小组,进村入屯营销。技能培训。该支行实时调度农户信息建档工作推进情况,客观剖析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业绩排名靠后的客户经理进行营销技能方面的补课培训充电。针对性较强措施的落地执行,极大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工作高质量开展。做大宣传。该支行深入田间地头,穿梭日间劳作的农民之间,积极宣传农户信息建档工作的现实意义和终极目的。推出惠农“e”贷能带动新时代农民的“保增长、促就业、保稳定”产品;通过推进广大农民依托农户信息建档平台,以责任兴农。★文/农行东丰支行丛全滋
2024-10
为优化银企营商环境,提增新开账户价值创造力,东丰支行统筹综合营销,强化网点建设,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加大对公账户拓展力度,持续推进“扩户提质”工程见效益。截至7月31日,该支行本年新增账户109户,较上年同期多增61户,增幅227.08%。该支行深入推进机构业务“一把手”工程,围绕“六金”重点客户,层层压实拓户提质责任,为支行营业室增配一名分管对公业务的内勤行长,抓实“首席客户经理”管户负责制,明确对公客户从尽职调查到开户办理及后续客户维护的系列分工职责。从而,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银行账户服务。7月末,新增机构客户22户,县基层医疗卫生院账户10户,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落地12户。为巩固县域市场份额,壮大资产负债两大传统支柱业务奠定决定性的强力保障。该支行全面推进“乡村深耕”“十走进”等年度重点工作,成功开立农民工代发工资专用账户1户、公司类账户81户,以“小切口”撬动服务能力“大提升”,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体验。聚焦“五代”批量获客,7月末,新增账户财政预算单位代发3,8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8万元;新增账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发5,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多增367万元;县财政局、社保局、医保局“三局”新增机构客户存款较年初净增3,301万元。新增账户的开立、业务流程的优化、对公能力的提升,极大促进企业客户对农行粘合度、忠诚度、满意度、贡献度“四度”与日倍增。★文/农行东丰支行丛全滋
2024-10
农行东丰支行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2024年东丰县经济工作目标,加大乡村振兴、深耕市场的拓展力度,打通“三农”县域信贷投放的渠道,提升贷款经济效应的贡献值。截至7月31日,该支行“三农”县域各项贷款余额14.35亿元,比年初增长3,245万元,服务地方经济效能处于“四行”领先地位。年初以来,该支行把县域乡村振兴重点镇、粮食主产乡等作为“三农”金融服务重点对象,优先满足贷款需求。7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7.63亿元,净增1.27亿元,增速19.96%;“千亿斤粮食”贷款余额7,538万元,净增1,754万元。乡村深耕,该支行全力推动振兴计划,加大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小镇旅游业等乡村产业重点项目的资金投放力度。7月末,该支行个人贷款余额7.61亿元,净增7,515万元,“四行”占比排名第一;农户贷款余额4.25亿元,净增1.03亿元。城区突围,该支行送贷上门,为客户做实增值服务,零距离满足“三农”领域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依托产品创新,优化服务,为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强力支持新时代农民产业化、集约化、精密化经营。7月末,该支行服务“千万头肉牛”贷款余额9,537万元,净增1,681万元。★文/农行东丰县支行丛全滋
2024-10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行白城分行始终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乡村深耕计划”,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优化服务模式,不断擦亮“服务三农”底色。县镇签约,送去共富政策农行白城分行市、支、网点三级机构负责人层层对接县域各级组织,截至8月末与辖内县域市(县)政府、73个乡镇达成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汇聚金融力量,赋能乡村发展,实现“县县签约、镇镇开花、村村结果”。白城农行充分发挥产品服务、科技平台、网点网络人员队伍等优势,以“实”的作风、“严”的管理、扎实推进“乡村深耕计划”,形成了“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银行得市场”多赢局面:助力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截至8月末,4家省级重点帮扶县贷款净增4.41亿元、3家原国定贫困县贷款净增2.42亿元,确保脱贫地区支持政策稳定连续;助力千万农户增收致富,共赴美好生活。近三年,农户贷款余额达到2倍增长,突破23亿元;服务粮食安全,从耕地保护到种业振兴,做好粮食全产业链条金融服务,截至8月末粮食重点领域贷款突破22.25亿元,增速49.73%,全力助力白城市扛稳粮食增产的政治责任;聚焦乡村产业重点领域,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和长久活力;服务乡村建设,助推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联”活动,送去金融关怀白城农行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示范引领作用,各级班子成员带头落实“金融宣讲”机制,持续通过党建工作联动、困难问题联结、产业振兴联谋、惠民实事联办“四联”模式拓宽“乡村深耕计划”宣讲战线。年初以来,农行白城分行深入辖内各县域村镇,走向“炕头、地头、村头”,开展“政策宣讲”“微沙龙活动”“一课堂两公开”“现金服务进乡村”等现场活动200余次,把优质的金融服务与金融政策一同送入乡镇,送进农村腹地。在洮南市二龙乡人民政府“凝心聚力跟党走同心筑梦新时代”庆祝党建103周年的文艺汇演上、在镇赉县沿江镇“美丽沿江激情仲夏”篮球友谊赛和首届农民运动会上、在与大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上、在与岭下镇镇政府组织开展建党103周年主体党日活动上,农业银行开展“金融政策宣讲”“反电信诈骗”“存款保险”等多项金融知识宣讲,聚焦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办好为民实事”,持续打造“农情服务”品牌。同时,邀请当地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致富能人等加入“农行政策宣讲团”,在语言上更“接地气”,用“乡言俚语”渲染式持续扩大宣讲的影响力。一场场属“民”姓“农”的热爱,农行竭“金”所能服务,共绘“乡村深耕”新画卷。作为因农而生、因农而长的国有大行,白城农行致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围绕村美民富产业旺,以“三农”的“稳”和“进”,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文/农行白城分行曲志昊
2024-10
工行白山临江支行秉承“以员工为本,支行有温度”的理念,依托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内外发力为抓手,推进关爱举措切实落地,持续致力于建设员工满意的“家园银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关爱工作成效。优化员工福利,增加员工“点餐”体验“现在的福利可是太好了,人到中年还体验上幼儿园的点餐体验啦。”在网点工作多年员工于姐讲道。白山临江支行提出“后勤有保障,工作有力量”的理念,食堂定期征集员工心中的满意食谱,持续提升天天好味道,周周新菜系的临江工行人“能量加油站”。支行食堂午餐推出一套营养“组合拳”:蔬菜新鲜、蛋白质丰富、肉类赋能、维C满满、碳水丰富,力求做出搭配协调、口感适宜的菜肴。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员工舒适度体验白山临江支行持续不断优化员工工作环境,配备员工健身器材,组建多支“运动搭子”乒乓球、慢跑、跳绳等小社团。今年,又为江城支行员工配备休息折叠躺椅,解决了网点空间狭小员工休息困难的难题,提升了员工归属感与幸福感。关爱退休员工,增加员工仪式感“我非常感恩工行,想起在工行的一幕幕,我就忍不住落泪。”退休员工仲大姐在退休仪式欢送会上说到。退休欢送会是临江支行对即将退休员工奉献一生的感恩表达。会上,支行领导向退休老员工颁发纪念品及鲜花,与退休同志一起分享工行的成长历程,不断凝聚员工正能量。洪水无情,做好员工的”贴心人”2024年7月28日,临江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支行领导班子第一时间了解员工家庭受灾情况,对员工家庭“一老一小”开展生活必要物资短缺摸排情况,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洪灾侵袭,导致饮水水源污染,临江支行第一时间采购矿泉水,对员工家庭同步配备矿泉水,保障员工饮用干净水、放心水。“五必访、四礼物”,做好员工的暖心人白山临江支行设立“五必访”制度,即:员工家庭出现特殊困难必访,员工家庭出现重大矛盾必访、员工家庭遭遇意外灾祸必访,员工生病住院必访、员工直系亲属病故必访。做好“夏日清凉、冬日温暖、节日祝福、难事问候”四个礼物,关心员工的伴侣、父母、子女“五个人”。一句句贴心话语、一件件暖心关怀,是临江支行持续建设员工心中满意“家园银行”的助力剂。“组织有温度、员工有热情”是临江支行践行员工心中归属感的不变誓言。 ★文/工行白山临江支行王书羽
2024-10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工行松原扶余支行遵循“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适老便利”工作思路,聚焦外卡受理、现金支付、移动支付、账户服务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一、聚焦老年人群体,开展适老化服务。简化老年客户服务流程,设置老年人优先窗口、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为特殊人群提供便捷、人性化的上门服务。提供放大镜、助听器、爱心座椅、医疗箱、大字版填单模板等助老设施,网点自助设备适老化升级完成,方便老年群体办理业务。开展安全支付、电信诈骗防范等宣传,增强老年人对支付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二、坚持现金兜底定位,优化现金支付环境,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中小面额现金投放力度,推出定制化、标准化相互补充的零钱包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客户零钱兑换需求,便利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现金支付和经营主体备付找零。三、优化账户服务,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性。进一步优化开户服务流程,完善多语言服务、咨询投诉、网点绿色通道等配套措施,提升境外来华人员等群体账户服务体验。通过投放《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和《境外来华人员开户服务指南》等多语言宣传手册、翻译工具,实现外籍来华人员现金支付、外卡受理、外币兑换等服务。“优化支付服务永远在路上”。工行扶余支行将继续秉持国有大行社会责任,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持之以恒做好适老化工作,持续优化支付服务,围绕重点场景探索更多服务优化方案,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文/工行松原扶余支行张永曦
2024-10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大背景下,金融服务的适老化创新迫在眉睫,2024年,工行通化分行通过一系列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让老年客户更好地享受银行金融服务。一、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该行从网点负责人到一线员工,都深刻认识到提升适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依据本行老年客户特点,总结和归纳“老年客户沟通技巧”,并通过晨会进行服务培训和场景演练,确保全体员工熟练掌握规范流程,提升客户体验。二、合理规划,完善服务设施。该行在网点外设置无障碍绿色通道,方便老年客户进出网点办理业务;在网点内部设置敬老服务区,配置爱心座位、饮水机、老花镜、雨伞等设施。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推出“零钱包”,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保证现金窗口服务能力。三、坚守厅堂,普及金融知识。该行网点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厅堂沙龙,充分利用网点LED屏和专区开展阵地宣传,向老年人发放非法集资、反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征信保护等各类主题宣传单,不断拓展适老金融广度,全力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四、延伸服务,解决客户难题。针对高龄、走路困难、卧病在床等行动不便的特殊老年客户群体,根据客户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上门服务、远程视频等“足不出户”安全便利的方式办理相关业务,积极响应老年客户金融需求。★文/工行通化分行李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