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铸就金融标杆 实干赋能振兴征程——华夏银行长春卫星广场支行书写新时代金融担当
支行风采华夏银行长春卫星广场支行成立于2019年,是一个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优秀青年团体,现有员工16人、党员6人,占比为40%,全员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青年人数14人,占比为80%以上。成立至今,支行始终紧跟华夏银行发展的脚步,在总分行党委的正确引导下,践行“支付为民”理念,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丰富现金支付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以创新驱动和实干担当为核心,多维度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展现了新时代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支行对公一般性存款日均29.39亿元,较去年提升14.3亿元,完成全年指标的5297%,支行对公基础型存款日均25.73亿元;零售存款日均3.26亿元,财私客户453.2户千元、活跃户742户,两增贷款净增1539万元,完成计划率133.83%;2024年支行全口径利润规模4300余万元。为激发青年员工活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推动创新发展,支行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在上级党委及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支行秉承华夏银行“诚信、规范、高效、进取”的企业文化理念,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为客户服务为宗旨,在攻坚克难中展现青春风采,在改革创新中贡献智慧力量。聚焦实体经济,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卫星广场支行不断强化属地经营优势,重点突破区域核心产业链金融服务。卫星广场支行牢记旗舰支行责任,致力于打造拥有一流服务水平和良好业绩经营、被业内和社会公众认可的营业网点。历经几年的发展,卫星广场支行已然成为全省股份制银行中规模最大的支行。支行积极服务当地主流经济,在与国民汽车品牌的合作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总、分行产数部与贸金部的协同创新下,历经12个月的业务攻坚,“一汽红旗”数贷通项目已完成全流程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系统已正式受理首笔经销商授信申报,支行也同步获批总行对“一汽解放”专项授信。同时,支行成功营销吉林省唯一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深度对接其发展战略需求,整合行内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支持。此外,支行持续深化重点行业布局,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汽车产业链方面,重点深化主机厂核心配套体系合作,与智能装备制造、精密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医药健康领域,系统对接区域医药制造企业的智慧化建设需求,深度参与省内标杆医药企业的金融服务;制造业板块,有序推进新材料研发企业的授信申报工作,帮助企业将研发成果转化为融资资本。各业务条线的协同推进,有效强化了支行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初,支行与总行公司业务部、理财子公司将重点开发绿色能源项目,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充分挖掘金融机构赋予绿色金融的“动能”,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目前已投资绿色能源类RELITS项目1.1亿元,深入贯彻“陆上风光三峡”建设工程,立足丰富的风能、电能资源,为将吉林这方“风光宝地”打造成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作出贡献,为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锚定服务初心,温暖传递金融温度作为扎根区域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支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服务宗旨,以提升客户体验为核心,以支持实体经济为己任,通过常态化开展服务培训、优化业务流程、强化服务督导等举措,全面提升网点服务软实力。支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在业务办理效率、服务响应速度、金融需求对接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以专业、高效、暖心的服务赢得客户广泛赞誉,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2022年时,面对疫情大考,支行坚决贯彻落实金融服务不断档的工作要求,主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强化线上服务、实施精准纾困等举措,为受困企业提供有温度、有速度的金融支持。在2022年初,支行存量客户到期,此时正值疫情期间,支行党员同志在小区封闭前迅速打包行李,毅然选择坚守岗位,保证了贷款的顺利倒还。在特殊时期,支行还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与华银租赁联手,克服封控、居家等重重困难,成功落地4亿元融资租赁业务。新业务的落地,极大地提振了支行士气,增加了客户粘性,通过全员的努力最终为支行成功新增三年期存款5.6亿元,既保障了企业资金链安全运转,也实现了存款业务的逆势增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的金融担当。2023-2024年,支行携手社区开展舞蹈大赛、群众竞技等文体活动20余场,联合举办“邻里文化节”、金融知识讲座等惠民活动10余场,其中6场特色活动获中国吉林网专题报道;通过常态化开展服务礼仪培训、优化智能服务流程、建立服务品质督导机制等创新举措,构建起“线上+线下”“金融+民生”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在业务办理效率、服务响应速度、金融需求对接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精准对接社区居民及小微企业金融需求,以专业、高效、暖心的服务赢得客户广泛赞誉,2024年支行全年保持客户服务零投诉记录,累计收获客服表扬工单30余笔、客户致谢锦旗3面,切实将服务“软实力”转化为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能,持续谱写新时代金融为民的暖心篇章。在与重点客户的长期合作中,支行始终秉持“以诚相待、相伴成长”的服务理念,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制定专属服务方案、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等举措,深度融入客户发展战略。在关键业务节点,以全天候响应、全流程护航的服务韧性,成功化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题,用始终如一的专业态度赢得客户高度信赖,推动银企合作关系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传承红色基因金融护航服务民生近年来,支行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引擎,突破传统宣教模式,将历史传承与当代实践有机结合。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的沉浸式教育中,锈迹斑斑的抗战文物与泛黄的历史文献构筑起时空长廊,一幅幅饱含沧桑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革命印记的文物展品,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筚路蓝缕、求索奋进的峥嵘岁月和伟大功业。党员们参观后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更加激昂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联合明珠社区开展的慰问烈属活动中,年轻员工在倾听老人讲述父辈用鲜血浸染家书的故事时,深刻体悟红色血脉的精神传承。活动后,支行代表结合金融工作实际,详细询问烈属生活需求,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切实将尊崇英烈、关爱烈属的政治责任转化为实际行动。活动以史为鉴、以情动人、以行践诺,引导青年员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在抚今追昔中强化使命担当,为后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为支行的现代金融服务注入了独特的精神基因。支行将金融知识普及融入日常运营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深化宣传成效。在营业大厅设置金融教育专区,依托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反电诈警示案例,结合宣传展架、折页手册等载体构建沉浸式教育场景。同步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专项行动,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周边多个居民区,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解析等互动方式,重点讲解支付安全防护、老年人账户管理等实用知识,累计覆盖群众千余人次。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假、防假意识和识假能力,有效遏制假币在市场流通,支行对辖属社区居民进行人民币防伪特征讲解,现场传授“一转、二摸、三透光”的假币识别技巧,并对假币收缴、残损币兑换、零钱兑换等处理标准和相关政策进行宣传。同时走进周边商户开展“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相关政策与要求普及宣传,帮助广大公众和商户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相关知识,保护好自身权益。筑牢党建根基引领银行队伍进阶队伍建设上,支行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鼓励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实际岗位中争先创优。近年来,先后获得华夏银行“2022年度先进集体”“2022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度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2024年还荣获“优秀经营单位”“对公一般性存款日均贡献奖一等奖”“对公基础性存款日均贡献奖一等奖”“对公用信客户开发贡献奖二等奖”“经营单位利润贡献奖一等奖”“数字化转型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并实现存款规模近40亿元的战略目标,在全省股份制各家支行中,存款规模排名第一。与此同时,支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实际,加强青年员工的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培养了多名优秀青年干部,包括对公副行长1人、对公客户部经理1人、副经理1人。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奋斗的目标,面对前行道路上的重重挑战,以团队之力将其转化为加速成长的阶梯,用实干书写出亮眼的成长答卷。过去的奋斗足迹,镌刻着卫星广场支行全体员工的智慧与汗水;2025年的冲锋号角,呼唤着更高远的攀登与突破。站在新的起点,支行将以“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决心,在总分行的战略指引下,以实干笃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为全行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力量! (华夏银行长春分行李洪超供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