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
2024年4月16日,由工行吉林省分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吉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开展“出行有‘零’、支付轻松”——长春市出租车行业“零钱包”兑换服务主题活动,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举行。工行吉林省分行行长何骏、副行长韩基广、长春分行行长景兆星、省人民银行党委委员于立志、货币金银处处长马晓民、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李立冬出席了活动启动仪式并发表致辞。本次活动紧密贴合长春市出租车行业实际运营需要,特色推出了100元、200元两种固定规格的工行“零钱包”,为出租车司机师傅提供10元、5元、1元共三种面额零辅币零钞快捷兑换服务,解决他们找零难的难题,也为习惯使用现金支付的老年人和外籍来吉人员提供更好的出行保障,提升出行体验。启动仪式现场,工行工作人员设立了专门的“零钱包”兑换服务点,方便驾驶员朋友与来雕塑公园游玩的游客朋友进行兑换。并在活动期间,开设了金融知识小课堂,现场为参与活动人员讲授人民币反假、识假和整治拒收人民币活动相关知识,提升出租车驾驶员和景点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现金服务自觉性。作为吉林地区首家推出“零钱包”服务的商业银行,该行已在辖内360家网点,建立常态化“零钱包”服务机制,开设零钞兑换快速通道,积极推广本外币现钞、零钞线上预约服务,多渠道满足社会公众不同的现钞使用需求。下一步,工行将持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强在重点场景、重点行业的现金支付保障力度,在全省所有网点推出更丰富多元的“零钱包”服务,为广大驾驶员群体、老年人群体、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现金兑付服务,履行金融大行责任担当,为吉林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文工行吉林省分行韩冰
2024-07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伴随着三月的春风,为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号召,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深入践行“雷锋精神”,工商银行长春分行积极参与第十七届中国吉林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展览会,进一步强化“三农”领域金融服务供给,以“种植e贷”“农机e贷”等重点涉农产品为抓手,结合兴农撮合等特色服务,为广大参展、观展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会展期间,该行以普惠青年先锋队为主力军,针对性地向近百位参展企业和农户介绍普惠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三农”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同时,该行积极深入重点村镇,开展“整村授信”电子化信息采集等相关工作,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开展各项公益宣讲活动,向客户宣导相关政策和金融知识,持续传递工银“兴农通”品牌温暖,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式的奉献精神,为农村客户提供更多实际帮助。 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9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超11亿元;今年以来投放涉农普惠数字产品超1.1亿元。未来,该行将继续秉承雷锋精神,强化服务的宗旨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行动,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与辖内涉农客户携手,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建设美丽乡村助力加油。
2024-05
农行汪清县支行以“春天行动”为契机,以消费贷款、住房贷款和经营贷款等产品为抓手,因户施策,精准发力非农个贷业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截止3月31日,该行实现非农个贷余额12271万元,比年初增长2535万元,比同期增长1969万元,计划完成率181.07%。强化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全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及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个人贷款业务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掌握个人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及要求,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优化服务,促进发展。在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基础上,由分管行长带领客户经理逐一走访开发商和楼盘承销商,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公务人员等群体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不断优化服务和流程,大力压缩受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锁定目标,强化营销。成立了由主管行长为组长、网点主任、客户经理为成员的个人贷款业务营销小组,通过开展扫街活动等,深入社区、街道、事业单位,走进市场、商圈、商铺,延伸服务触角,强化营销宣传,主动问需于客户。同时,认真梳理存量客户,准确筛选和锁定目标客户,并选择经营持续、收入稳定、信用佳的个体商户、汽车经销商等作为非农个贷业务的重点营销对象,加强营销推广,积极为其提供贷款支持。严格考核,科学激励。强化量化考核,精细管理方式。将个贷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网点,并安排专人定期通报个贷业务营销进度情况。同时,严格落实考核方案,坚持“谁营销,谁受益”的原则,及时兑现计价工资,充分调动了全员营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农行汪清县支行李明
2024-05
为打造县域内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永吉农商行始终坚守业务回归本源,履行主责主业、践行社会职责,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县域经济繁荣发展贡献金融力量。坚守业务回归本源,加大支农支小力度。通过开展的“开门红”、“回家过年,惊喜联联”等系列活动,积极地开展存贷款营销与拓展,挖潜客户,且主动深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重点领域,了解客户的资金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了对特色农业、一村一品、公司+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经营的贷款投放。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工程,140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实现全覆盖。突出支持重点领域,深入解决融资难题。持续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双基优储”活动,走访有市场发展前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通过实际的踏查和走访,为中小微企业及时提供资金,并做到金融服务到位、贷款投放到位,切实解决其发展道路上所需资金的“燃眉之急”。加快网点转型步伐,逐步实现科技赋能发展。以智能化设备合理布设,推动基层网点大前台的服务转型,充分发挥网点人员整合与智慧网点建设效能,辖内各网点配备智慧柜台、自动填单机等,全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网点。全行智慧柜台共布设28台,覆盖率100%。同时将金融与民生服务跨界融合,助农网点升级采取异业联盟模式,让客户足不出村,实现取款、缴费等联动同享,尽享“一站式”服务。努力践行社会职责,打造区域百姓银行。依托“三资”平台的介质,深入地了解不同客户群体资金所需,并积极地开展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的宣传,使金融知识“惠企利民”、惠及“千家万户”。进一步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金融服务站,完善农村网点、自助银行、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的服务渠道,全力打造“线上金融”模式,努力打造区域内百姓自己的银行! ★文/永吉农商银行贾晓东
2024-05
春意萌动,万物复苏。年初以来,柳河农商行坚守服务“三农”初心,担当地方金融使命,把金融服务精准延伸到春耕备耕的各个领域,为县域抢墒播种、增产丰收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72亿元。一是摸排“农情”。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深入乡镇、联合村委,组织开展备春耕金融服务对接会,及时了解、精准对接各类涉农主体春耕备耕金融需求。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畜牧局等涉农部门沟通协作,构建“政银”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对辖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做到走访问需全覆盖、有效客户授信全覆盖、合理用信需求满足全覆盖、跟踪服务全覆盖。二是对接“农需”。有效结合县域农业产业情况,针对春耕备耕信贷需求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设立春耕备耕专项资金3亿元,强化“支农支小再贷款”政策运用,推出“粮满仓”“农担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第三方监管存货质押贷款”等特色明显、针对性强、利率优惠的信贷产品,加大对玉米、水稻、设施蔬菜以及“向阳镇寒富苹果”“安口镇大榛子”“凉水镇黄牛”等规模化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三是不误“农时”。结合春耕备耕资金需求“短、频、急、快”季节性特点,做到信贷额度优先安排、贷款申请优先审批、贷款资金优先发放“三个优先”和“随到随办”“快办快结”。持续优化农村线上金融产品及服务,加快推动数字农贷系统、移动展业平台等工具的推广运用,全力开辟“快捷通道”、设立“绿色通道”,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吉信农e贷”授信签约3,216户,签约金额3.34亿元,用信余额2.48亿元。 ★文/柳河农商银行屈子靖王建
2024-05
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指导支付服务机构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推动打通支付服务堵点,共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开户服务的便捷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近日,华夏银行长春卫星广场支行开展“助企惠企,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优化支付服务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找准定位、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将让利实体经济的重要政策落到实处。支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宣传阵地作用,采取在营业网点LED、电视屏滚动播放“支付惠企利民”“支付降费让利于企”“开户智能化体验服务”等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集中发放温馨提示卡、面对面向消费者讲解政策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的政策知晓度,让减费让利政策惠及消费者和企业。支行推动“点对点”“面对面”精细化宣传。设立小微企业绿色服务通道、组织“进商户、进企业”宣传活动,主动对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重点宣传降费政策措施、开户智能化流程等,并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答疑解惑,提升触达效果,最大程度保证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在宣传期间支行了解到长春某地产公司想要实现对分公司账户集中管理的开户需求后,支行行长曹博立即部署安排专人上门对接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协助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全流程预约开户,有效节省了开户时间。同时由于企业开立基本户涉及单位负责人面签核实,支行协助客户通过远程银行客户服务完成面签过程,减少企业负责人异地无法面签的困扰。最后在支行的协助下,该公司快速完成20余户账户开立,客户表示对支行智能化开户的全流程服务体验非常满意。 接下来,华夏银行长春卫星广场支行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常态化开展优化支付服务,持续做好惠企利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落到细处、落到实处,助力市场主体经济稳步有序发展。 ★文/华夏银行卫星广场支行夏雪
2024-05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提升今年服务春耕备耕工作质效,桦甸农商银行提前部署,强化金融对接与供给,以“三个精准”赋能春耕备耕工作,满足辖内群众的备春耕资金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涉农各类型贷款2.8亿元,为备春耕工作施足了“金融底肥”。精准宣传,确保惠农政策直达群众身边。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完成,该行以“惊喜连连回家过年”活动为契机,开展全员信贷营销活动,穿刺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身边,利用村广播、微信营销群、助农服务站等载体,积极宣传今年支持春耕备耕的金融政策,详细介绍了该行的信贷产品及办理条件、对接渠道,重点推介了快捷方便的“吉信农e贷”产品。精准对接,全面掌握群众各种备春耕资金需求。在今年的支持备春耕惠农活动中,该行打出“金融组合拳”,采取市场需求调查与“整村授信”工作一体化推进策略,边对接边授信,目前该行“整村授信”工作已完成85%的“三三制”评定工作,对接春耕资金需求3000余万元。同时该行在满足种子、化肥、农药等常规农资需求资金的同时,积极围绕特色农业、农机具制造等小微企业布局产业链资金供给,完善对备春耕上下游产业的授信整合,目前已完成定向授信1800万元。精准服务,提升金融服务生产的质效。通过印发支持春耕备耕的专项信贷营销服务方案,进一步强化备春耕金融服务效能。信贷人员通过手持PAD在精准对接中直接锁定客户信息,建立信贷档案,上传至“白名单”数据库,减少市场准入前等待时间;在审批环节,强化集中授权,进一步缩短决策链条,将“只跑一次”落到实处,争取快审快贷;同时设立备春耕放贷“绿色窗口”,优先保证备春耕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到位,提升贷款转化效率,将备春耕的焦虑转化为抢抓农时的动力。★文/桦甸农商银行王新江
2024-05
年初以来,吉林东辽联社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支农主线及备春耕重要节点,依托“春雨行动”,施足金融“底肥”,持续深化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截至目前,该联社发放备春耕贷款1.3亿元,涉农贷款达到26.8亿元。一是聚焦支持备春耕主题。制定实施“‘助力春耕共育希望’春雨行动”方案,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坚持差异化服务原则和“早投放、快投放、多投放”导向,围绕农业生产、农资供给、农基建设等重点领域及粮油、种子、化肥、农药等重点目标,针对备春耕资金需求“短、小、急、频”特点,分类实施贷款利率、额度、期限等优惠政策,创新丰富营销服务、异业合作、宣传推广等载体形式,实行“营业网点+助农金融服务站”网格化集约化作业,同时,注重抢抓优质客户资源,巩固拓展信贷市场份额,促进深化“双基优储”“开门红”等活动成效。二是助力提升“整村授信”质效。将支持备春耕与深化“整村授信”紧密结合,紧紧把握“农需、农情、农时”等重要环节,梳理摸排和精准对接涉农主体、市场及产业链信贷需求,更新完善农户信息档案和客户白名单,优化产品、人员、业务、市场等资源配置,及时提供涉农、个人、创业、农担等差异化个性化信贷服务及融资方案,大力推广“吉信农e贷”等线上贷款产品,持续提升数字农贷系统、移动展业平台等科技赋能水平,着力加大对地方优势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重点项目、特色品牌及新型农业经济体的信贷支持力度,畅通“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融资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便捷性和可得性。截至目前,该联社“吉信农e贷”授信2.8亿元,用信1.6亿元。三是拓展深化“银行+”模式效应。深入推进政银合作平台建设,重点加强与农业农村局及乡镇、村两委等涉农机构的沟通协作,实行信息共享和联合联动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生产、农资供求等重要信息及情况,努力满足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重点群体金融服务需求。突出“党建+金融”赋能,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支持备春耕纳入党建共建、“三先锋”创建和“立项攻坚”内容,充分发挥支部及党员在业务拓展、攻坚克难等方面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文/吉林东辽联社葛立军
2024-05
作为扎根城乡的地方金融“主力军”,白城农商行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安排信贷资金,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化为“金融春雨”润及农田。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5.7亿元,余额13.68亿元,较年初净增0.73亿元。精准信贷投放,施足春耕“底肥”。精准对接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主体。信贷客户经理通过“包村包片”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清单式走访,精准掌握农户资金需求,提高放贷效率,增强客户粘性。同时开展小型宣讲会,介绍该行信贷产品以及信贷政策,为广大农户、企业“传经送宝”。聚焦信贷产品,播撒助农“春雨”。灵活运用“吉信农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扩大科技赋能优势,量体裁衣,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金融服务方案。充分利用信贷移动设备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切实做到客户少跑路,金融服务在路上。精简办贷流程,擦亮惠农“底色”。充分考量春耕备耕的时点要求,最大程度优化信贷流程,简化办贷手续,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结合实际提供上门服务,把银行柜台延伸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全力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保障春耕备耕信贷资金及时投放。★文/白城农商银行王淋淏
2024-05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立足“三农”阵地,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积极利用金融助农平台,将服务“三农”初心化作金融“活水”,努力支持本地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整村授信,打造“信用平台”。制定专项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结合不同村屯和农户的实际情况,分别画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工作。注重加强定期信用评估和跟踪服务,挖掘信用价值,打通线上贷款渠道,实现“送贷上门”。截至2024年3月末,对接141个行政村,评定信用村40个,已建档4.86万户,预授信1.73亿元,签约用信1.42亿元。二是金融下乡,打造“对接平台”。常态化走访农户和涉农经济主体,面对面交流了解信贷需求,组织开展“乡村行”等系列活动,持续加强与“村两委”、农业部门等沟通,积极开展“政银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物理网点19个,助农金融服务站40个,提供“农贷通”“吉信农e贷”“吉信e消费”等定制化金融产品,为农村地区提供便利金融服务。同时,提高办贷效率,简化贷款手续,实现从受理、采集、审核、发放3个小时放款。截至2024年3月末,传统农贷余额1.83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2.23亿元。三是高效对接,打造“三资平台”。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部门联动,组织精干力量,参与“三资平台”系统验证和应用推广,尝试将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与金融机构高效对接。在深入调研现有“三资”管理系统及农村财务情况的基础上,推进“一村一码、一户一码”整体布局,让沉睡资源变“源头活水”。目前,已在长春市周边3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步推进试点工作,形成政府、总行、支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以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文/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