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吉林省银行业协会!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游沈阳故宫

发布时间:2022-02-15  来源:本站编辑

沈阳故宫坐落在沈阳市沈河区,古时沈阳街道成“井”字型,沈阳故宫就在“井”字中间,它的建筑按照三代帝王的不同风格划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部分,后金努尔哈赤时期(1625年)建成东路,称盛京皇宫,清太宗皇太极时期(1636年)建成中路。乾隆时期进行扩建建西路,它融合了满、汉、蒙三族文化。沈阳故宫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宫殿,距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沈阳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地,它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历史背景而闻名中外。

是日8时,我来到沈阳故宫旅游。跨入东门,便来到大政殿跟前。大政殿是沈阳故宫最古老的建筑,是当时处理国家政务、举行庆典活动、皇帝即位、迎接将士凯旋等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金边蓝底金字“大政殿”左侧是满文,右侧是汉文。大政殿是八角重檐攒尖顶大木架结构建筑,八代表满族的八旗制度,有八方归一的含义。殿顶最高处是五彩琉璃宝顶,由宝瓶、相轮、火焰宝珠等构成,并装饰浮雕云龙,是吸收佛塔塔刹的艺术特点而精心设计的。宝塔下部的八条垂脊上,各立有一个彩色琉璃烧制的胡人力士,深目高鼻,紧衣小帽,都好像用力牵引绳索紧固宝顶。大政殿两层殿顶都用黄琉璃瓦加绿剪边装饰,装饰在殿背部的行龙脊兽、檐下的斗拱彩画。大政殿外围有三十二根红柱,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南门外两柱上的金龙正在昂首探抓争抢门梁中间的火焰宝珠。殿柱顶端外侧,有相貌威武、非狮非牛的兽面动物,吉祥威严。大政殿内檐柱间的八面,各装六扇门而无砖墙,门的上半部是“斧头眼”式的棂格,下部裙板中间镶有木雕的金漆团龙图案。大政殿建在台基上,台基有四面,殿有八面,寓意后金“四平八稳”。

大政殿天棚是“彻上露明造”装修,八根十余米高的彩绘金龙大柱直通殿顶,象征着“八旗”,穹顶正中是圆形的木雕金漆降龙藻井,周围是天花彩画。殿中间立柱挂有康熙皇帝手书的对联,上联是:神圣相承恍睹开国宏猷一心一德;下联是:子孙是守长怀绍庭永祚卜世卜年,立柱后是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

在大政殿两侧有十座小亭,供左右翼王和八旗头领办公所用,全部是清瓦屋顶,与皇帝黄琉璃瓦加绿剪边装饰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大政殿相比,突显帝王与左右翼王和八旗头领权力地位的巨大差异。

出了东路,来到中路。就进入故宫的正门---“大清门”,皇太极将后金改为“大清”,故此门称为“大清门”,它是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大门东侧建筑称为祖庙,也称太庙,是爱新觉罗祭祀祖先的地方。由此向北望去,只见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永福宫等,排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有对称的附属建筑,殿低宫高,彰显高高在上帝王气派。

拾阶向北,就来到气势磅礴的崇政殿,也称“金銮殿”,建于1632年,崇政殿为五间九檀硬山式建筑,彰显皇帝的“九五之尊”。南北墙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屋顶铺黄琉璃瓦并配以绿色剪边。殿的左侧有日晷仪,通过观测日影记时,判断时间。门上方是金边蓝底金字“崇政殿”匾额,左方是满文,右方是汉文。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都是“和玺”彩绘,给人高洁典雅之感。梁架上的匾额金边蓝底金字“正大光明”,是乾隆所题。殿内明堂有堂陛,前面是金龙蟠柱,抓爪戏珠,富有生气。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等。

再向北走,就看见建立在四米多高台之上三层宏伟的凤凰楼。凤凰楼是后宫的门户,共三层。第一层有金边蓝底金字由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额,是皇帝皇后妃子看日出的地方。来到二层,见到皇帝用的火炕,即龙床,火炕上有小桌,御垫,是皇帝读书和小憩的地方。墙壁有凤凰及篆书“万寿无疆”的图案。到第三层,见梁架饰红地金龙彩画,在陈列柜中还陈列着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外国人送的钟表等。下楼来到后门,这是内宫门,进入后来到内宫,东西各有2个皇帝嫔妃配宫,次西宫的“永福宫”,是庄妃曾经居住的地方和清朝第三代皇帝福临出生的地方,正北面的“清宁宫”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特氏哲哲居住的“中宫”。门前左右有两个大缸,据说是为了防火所用。清宁宫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正脊为五彩琉璃,其纹饰中间为五彩火焰球,两侧有前进状的行龙、展翅欲飞的凤凰、含苞待发的荷花和莲藕,四条垂柱亦为五彩琉璃。整座建筑显示居住者的尊贵地位和皇家气派。清宁宫是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建筑,我进入东次间的正门,西侧第一间房放着祭祀碑,西侧二、三、四间南北各有三个火炕和火地,火炕上有餐桌和御垫,火炕用板子隔开,板外是装有两口大锅的炉台。我通过东侧一小门进入内东间,也称“暖阁”,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特氏哲哲居住的寝宫,“暖阁”中间有一道间壁,分为南北二室,各有一火炕称为“龙床”,冬天住南室,暖和;夏天住北室凉爽。1643年,皇太极就在“暖阁”驾崩。

清宁宫后院,矗立一大烟囱,是沈阳故宫唯一的烟囱,宫里的每一个房间的炕火都从地下的通道汇聚到这个烟囱里,这是统一天下的思想象征。从清宁宫后门走出就是沈阳故宫的御花园,是皇帝膳食的供应区,有三间碾磨房,二十八间仓库,假山簇拥着凉亭,假山二侧是拱桥,假山下有洞,假山旁种植水果树,假山的喷泉流入水池,形成“水帘洞”的壮观景象。走过拱桥,来到长廊,长廊旁各种树木林立,各种鲜花怒放出迷人的芳香,令人陶醉,流连忘返。这里曾经是皇上与皇后和妃子乘凉赏花观景的地方。

走到御花园西侧有一通往西路的小门,有一照壁,壁上一金边绿底的图腾中有两只白鹤展翅飞翔,区别于北京的九龙照壁。

我离开中路来到乾隆所建的西路的嘉荫堂,它面阔五间,南北穿间,东四稍间,设有暖阁,供皇帝和皇后小憩所用,嘉荫堂对面是大戏台,嘉荫堂两山相连的东西走廊,嘉荫堂、大戏台、东西走廊组成与前后建筑既贯通又独立的廊式四合院。戏台为卷棚贯通歇山式单层建筑,台座高约90厘米,演出台面面积60平方米左右,台面立有绿漆梅花柱12根,四面对称,三面开敞,上方的梁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苏式彩画和象征多福多寿的福寿平安的雕刻纹饰,棚顶有八边形的团龙藻井与仙鹤图案的天花板相称,优美典雅。当年皇帝看戏时,坐在嘉荫堂前门门内宝座上,后有屏风,前有脚踏,两层见案上有水果和糕点,大臣按照官职的大小从南到北坐在东西走廊毛毯坐垫看戏。

出了嘉荫堂,来到文溯阁。这是二层硬山式屋顶,黑琉璃瓦配绿剪边,面阔五间,加西侧楼梯间共六间,进深三间,下层前后均出檐廊,阁内为三层,在顶板下的空间,东、北、西各一回廊的形式增加一层,俗称“仙楼”,两侧各一间之地。正面约二米多宽,使正中三间形成二层空间敞厅,下层靠北以隔扇分出近二米宽的过道。藏有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等10万多种文物。

通过文溯阁游廊来到仰熙斋,它是一座面阔七间的书斋,室内设有宝座、宝床、几案等设施,供皇帝读书、作画、休息所用。

   走出仰熙斋,就结束了沈阳故宫的旅行。


/工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 薛晓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