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吉林省银行业协会!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茶座 >金融茶座

秋之恋·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本站编辑

(一)久违了,秋的味道

 

清晨推开窗,一缕青草的芬芳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宁和中透着淡淡的香,丝丝的凉意沁人心脾,已经很久没有嗅到这种味道了,这是秋的味道。

城市的喧嚣似乎已将这种味道淡化了,只有清晨这短暂的一霎才能享受到这种味道,虽然大多数文人骚客笔下的秋都有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一样的一派萧条凄凉景象,但秋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美,独特味道。她没有盛夏那样的激情洋溢,没有冬日里的冰清玉洁,更没有春光无限万物复苏那样令人振奋,但她却是一个浪漫的季节,一缕微风拂过后,杨柳枝的摇曳,稻谷的飘香,池水中泛起的涟漪,已在无形中衬托了她的美,淡淡的凉爽的……

我极尽全力的吮吸着秋的味道,透过窗,遥望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它折射出的万丈光芒驱走了天际边的鱼肚白,宣告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一只褐色的小甲虫正沿着光滑的玻璃踉跄的爬过去,在微风中,它的触须摆来摆去的,似乎在说“秋来了,我要休息了”。

秋的味道,这时突然不见了踪影,虽然很不舍,但她已经静静地消失在城市的喧嚣中。在这个心灵与自然最为贴近的季节,她像一曲优美舒缓,令人身心宁静的古典音乐,让你时时感到一种温情却不火烈,让你在自然的怀里渐渐敞开久闭的心扉,又一次成了孩子,又一次领悟自然对人生的某种启示。

我要对她轻轻地说,“久违了,秋的味道……”

                                                                   (二) 当秋雨来临时

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透着青草和泥土的芬芳,里面似乎还带着露珠,湿漉漉的。远眺东方,一轮浅黄色的圆日挂在了云上,这个季节天高云也淡,空气清新,到处都散发着秋的味道……

不一会儿,太阳藏在了云间,一片一片的灰云慢慢压在了这个城市的上空,四周渐渐灰暗下来,看不见阳光带来的生机,也听不见鸟鸣带来的欢喜,一切都悄无声息,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大雨要来了!”

天空中偶尔会有几声“轰隆隆”的雷声传过来,几只燕子盘旋在高层楼宇间的半空,云越来越低了,仿佛瞬间一场暴雨就要倾盆而下,但是,秋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那样闷,那样猛烈,夏天的雨会在一团团密布的乌云中夹杂着电闪雷鸣,然后瞬间倾盆而下,不给你留下一丝喘息的余地,而秋天的雨是柔和的,云也是淡淡的,薄薄的,呈灰白色……

在风儿的吹拂下,吧嗒吧嗒,几丝透明的线划过,如刚被吐出的蚕丝般,晶莹剔透,砸在地上,溅起一层层薄薄的尘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土腥味儿,我知道雨来了——一场蓄谋已久的秋雨光临了我脚下的这片黑土地。

窗框上的玻璃像是一块画布被水渐渐溶开,视野中的建筑和植被,被毫不客气地冲散,看不见形影,瞧不见轮廓,街上的人群早已散去,偶尔会有几辆车飞驰而过,车轮上溅起的一束束水花儿,像挂着风火轮儿一样,激起了一团团雾气。推开窗,一阵风忽地吹来,拍在脸上,匆匆却夹杂着温柔,顿时稀释了先前的种种不悦,这就是雨,秋天的雨,冰冰凉凉的,透着一股泥土的清新,让你在凉爽中感受着秋味道。也许,你还没有发现,它正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诉说着它特有的爱与温柔。


                                                                         (三)当秋风落叶时

 

秋风,送来了凉爽;秋风,送来了沉甸甸的果实;一阵风儿拂过,一片片叶子翩翩起舞……而这个季节的林荫小路,更是美不胜收,令人陶然沉醉。两边的树悄然间变换了颜色,虽然不及夏天的浓密,但变得更加有色彩,俨然成了一幅自然生成的水彩画。路有些幽长又有些静谧,这时我喜欢走在覆盖满秋叶的小路上,踩在上面,脚下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这难道是秋的声音吗?轻轻的、脆脆的。

   有人说,秋天是寂寥和凄凉的。也有人说,秋天是一种美丽和希望。那时的我,总会在傍晚时分看天边的火烧云,总是去想城市里的秋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可是,有一天当我真正地来到了城市才幡然醒悟——原来最美丽的,还是在那一条覆盖满了叶子的乡间小路!那里有一种不加任何修饰的纯正的美,那种美不是表面的,不是外在的,那里面有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有满枝头挂满的果实,还有经历了风雨后盛开的花朵,我想,这即是秋的魅力吧?

   我喜欢秋天,这个季节,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更高层次的责任和美丽,秋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袒露,冬那么内向,它是一个大胆和更加有色彩的季节,而我更喜欢在这花开花落的季节独享静静的感觉,和着那一丝丝凉风,踏在那刚飘落的叶子上,静静去感受秋天,去寻找自己迷失的回忆。  


                                                              (四) 醇醇的苞米香,暖暖的回忆

红彤彤的炭火,黑黢黢的灶台,灶膛里架起烧得嘎吱嘎吱响的木头,锅中煮着高粱米饭和干菜,一穗儿带皮儿的青苞米被塞进灶膛,蹲在灶膛边,不一会儿,一滴滴汗珠儿顺着脸庞嗒嘀嗒嗒地滑落下来,暖暖的,黏黏的,灶里飘散出来甜丝丝的糊香味儿,这就是我的儿时的回忆!

东北季节进入八月份,大地里的苞米一天天成熟起来,苞米棒上红缨随着苞米粒定浆的程度,也逐渐失去粉红色,这个时候,扒开苞米,用指甲去掐苞米的粒,手指甲陷在里面,有一层浅浅的白浆冒出来,应该是烤出来最好吃的。木劈柴在灶里燃得正欢,噼里作响,火苗下面铺了一层红红的火炭,摘了缨的青苞米棒子插在铁钎上,架在炭火上,嫩嫩的苞米粒开始变了颜色,由浅黄渐渐变成金黄色,再逐渐变成焦黄。有的苞米粒“啪”地一声炸裂,绽开一朵洁白的“苞米花”,等把整穗儿全烤成了焦黄色,再从灶膛里拿出来,焦香中带着一股淡淡的甜味儿扑鼻而来,这是一种在农村特有的野味。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也是村里极少数在外面上学的孩子之一,虽然,在一个普通的学校,但还是让很多小伙伴们羡慕不已。以前,我没见过高楼大厦,它们让我在心底里觉得我们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心灵的距离。现在,进了城市住了高楼,但遇见一些触景生情的事,还会勾起我儿时的回忆,更多的应该是味道,因为,这里有温暖,有香甜,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和情结。

小时候我去姥姥家,她每次都给我做烤苞米,我最喜欢来回倒腾着手,趁热剥下几粒放进嘴里,然后慢慢地咀嚼,满口都是无可言喻的清香,甜甜的入口即化,唤起了我味蕾的狂欢,当嘴巴蹭得黢黑,正吃得过瘾的时候,姥姥总会轻轻摘下我嘴上沾满的苞米缨,而我任由清香在口中弥漫,那味道又香又糯,现在还仿佛萦绕在我的唇齿间,无论过了多久,我都不能忘记那独特的清香。

记得去姥姥家的那条小路上,两边不是苞米就是高粱,我总是紧紧跟在母亲身后,扯着她的衣角,不停地张望着这 “青纱帐”,唯恐一步跟不上。后来,我知道那些青纱帐埋着父辈们的辛苦,更是藏着孩子们的快乐,放假了,我们会约上一群小伙伴儿一起到“青纱帐”里割草、捉迷藏、讲故事。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新鲜的空气、香甜的苞米,被钢筋水泥和车辆的喧嚣替代,空气中,再也没有那温馨的气味。现在到了苞米成熟的季节,我仍忍不住想起姥姥的烤苞米, 十几年过去了,这个味道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因为,这味道里衬托的不仅仅是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个孩子幼小心灵的感受爱与被爱的最美过程,这久违的苞米香让我舒心,剥下一粒,放在鼻子底下深深地吸了几下,我呆住了,一缕淡淡的香甜直往我的肺里钻,沁人心脾,我不禁黯然泪下。

有人说,“儿时,故乡的一缕炊烟,成为一辈子悠长的怀念”。然而,炊烟能敌得过人间美景?因为,炊烟是有味道的,随手捏一把嗅闻,不仅裹挟着食香,依稀还有汗水的咸。故乡就是一缕炊烟,小时候,一缕苞米香填充了那段饥苦的岁月;长大了,如诗如梦,记忆中的河床,宛若一条长长的飘带,一头系着游子,一头系着故乡,而彼时的我,对故乡的记忆早已嵌入心底。

                            ★文/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雷达